
学校立足于产业的人才需求,聚焦关键岗位能力,强化优质课程资源供给。自2024年6月全校启动课程重构活动,全面推行课程内容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融通岗课赛证,按照“岗赛融通、按需选学、项目引领、边学边做”的课程重构和教学改革要求,构建“模块化、递进式”课程体系,实现让“学生动起来、设备转起来、课堂活起来”的改革目标,打造真实的“有趣课堂、有用课堂、有效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自2025年3月12日开始,经过两周的时间,学校顺利完成104门课程的重构汇报工作,标志着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领域迈出了坚实且关键的一步。本次课程重构项目旨在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自项目启动以来,学校组织了骨干教师深入调研行业需求与教育前沿动态,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重塑。重构后的课程在内容上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传统单一讲授模式,广泛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多元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新思维。同时,课程评价体系也进行了全面革新,从以往单纯的考试成绩转向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考量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项目成果等多维度表现。
汇报会上,各课程负责人通过详实的数据、丰富的教学案例,展示了课程重构后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师们也表示,在课程重构过程中,自身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学相长效果明显。
党委副书记李金盛在总结发言中强调,课程重构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此次 104 门课程重构汇报工作的完成,是学校教育创新的阶段性成果。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