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的从教故事|以匠心躬耕,育梦想之林
发布时间:2025-04-18 来源:人力资源处

宗月萍,必威西汉姆官网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带头人。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攻坚克难先进个人”“技能名师”。

在专业建设与教学成果方面,主持建设山东省在线精品课程《网页设计与制作》,主导开发两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百门课程提升工程”课程,以优质课程资源赋能教学创新;拥有两项发明专利,在技术研发领域持续突破;主持并参与多项省级课题研究,深化专业理论与实践融合。指导学生在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多个一等奖,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以赛促学,推动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从教二十年来,初心未改,以教育的热忱聚焦成长,让课堂在严谨与趣味中焕发光彩;以“匠心”雕琢璞玉,在标准与包容间探寻平衡;于日常教学中夯实学生基础,在积累与创新中助力前行。

“在安静的机房里,学生们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世界中,键盘的敲击声此起彼伏。我站在他们身后,轻声询问、耐心解答,看着他们从迷茫到豁然开朗的表情,心中涌起一阵温暖。教学从来不是单向的,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每一次这样的瞬间,都让我更加确信,教师的幸福藏在这些点滴的互动里,藏在他们成长的每一步中……”

时光荏苒,回溯往昔,我已在高职计算机教育的三尺讲台上悄然走过二十载春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始终笃信,教育是一场默默深耕的旅程,需凭借持之以恒的躬耕精神,深耕知识厚土,助力学生茁壮成长。这一路无关名利,只愿在学生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静待花开。

初登讲台,我面对的是一群对计算机知识满怀好奇,却因基础参差不齐而略显迷茫的学生。第一堂课上,我看到有的学生眼中闪烁着期待,有的则透着一丝紧张和不安。当看到他们第一次成功运行“Hello World”时,眼中绽放的光彩,让我更加坚定了深耕教学的信念。

计算机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为了让学生学到最前沿、最实用的知识,我认真钻研最新行业资讯、技术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

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厚植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课堂上,我借助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学生详细介绍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布置了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网页设计综合实践任务。

在学生动手设计的过程中,我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进展。有名叫晓峰的学生,性格有些内向,平时在课堂上很少主动发言。这次设计网页时,他皱着眉头,对着电脑屏幕发呆。我走过去轻声问他:“遇到什么困难了吗?”他小声说,“老师,我不知道该选哪些黄河文化元素放到网页上。” 我指着他家乡的地图,“试试从你熟悉的黄河渡口入手,那里的老船工号子、渡口石碑,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他眼中一亮,后来竟主动在小组讨论中分享渡口的历史资料。我心里很是欣慰,暗暗想着一定要多关注这些不太自信的学生,帮他们挖掘自身闪光点。

在小组讨论时,几个学生因网页布局问题争论不休。一方认为应将黄河文化重要介绍置于页面最上方,另一方觉得突出图片展示更佳。我引导他们用黄金分割比例平衡图文,“视觉焦点与文化内涵同样重要,就像黄河既要奔腾咆哮,也要滋养土地。”学生们听了,纷纷点头,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设计思路。看着他们认真讨论的样子,我满心欢喜,感受到团队协作和相互启发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互动交流的想法。

在日常教学与实践指导中,凭借对教学一线的深入钻研,我敏锐察觉到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空间。基于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我下定决心重构课程,全身心投入到课程建设工作中。

省级在线精品课《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建设过程充满挑战。为录制高质量教学视频,一个简单操作步骤,我常常反复录制十几遍,只为给学生呈现最清晰、最易懂的讲解。每一帧画面都精雕细琢,每一段讲解都融入实操经验。当看到学生在课程评论区留言“跟着视频一步步做,居然做出了完整的网页”时,无数个熬夜的夜晚瞬间都有了价值。

2018年,我主动挑起“云计算”省赛备赛指导的重担。尽管历经近一年的艰苦备赛,学生们在当年省赛中还是铩羽而归。机房里他们垂头丧气,有学生带着哭腔问:“老师,我们是不是不行?”我斩钉截铁地说:“这次只是试金石,咱们来年再战!”

此后,课余时间我和学生一头扎进机房,从云计算基础概念到复杂架构搭建,反复练习。我每日早出晚归,陪着大家攻克难题。一次,团队碰上鲲鹏架构难题,讨论许久毫无头绪,小金同学急得不行,“老师,是不是方向错了?”我鼓励她,“别放弃,换个角度,困难正是进步的阶梯。”大家查阅大量资料,最终成功攻克难题。看着学生们绽放笑容,我成就感满满,也愈发坚信,只要师生一心,就没有迈不过的坎。

2022年下半年备赛进入攻坚阶段,疫情突袭校园封闭,备赛团队被迫从线下机房转战云端。学生被困宿舍,设备配置参差不齐,网络延迟、软件兼容问题频发,远程协作效率大打折扣。第一次线上调试,有学生焦急留言:“老师,我的虚拟机总是报错,本地环境怎么都搭不起来!” 我立刻远程连接他的电脑,逐行检查代码并安抚,“别慌,先排查环境配置。你看,端口映射和文档参数不一致,上次更新后没同步设置。” 耗时近两小时解决问题,学生长舒一口气,“幸亏有你远程‘救急’,不然我真要急哭了!”

经过不懈努力,学生们在省赛中斩获佳绩,获得了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看到他们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激动得热泪盈眶,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计算机教室里阳光洒满窗台,学生们专注地敲击键盘,屏幕上跳跃的代码是他们探索未知的足迹。我站在旁边,看着他们眉头紧锁、又突然舒展的神情,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那一刻,我不仅是他们的引路人,更是他们成长的见证者。教育的意义,或许就在于陪伴他们一步步跨越障碍,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回顾这些年的教育历程,为了教学、竞赛和课程建设,艰辛与挑战并存。但每当看到学生们在专业知识上取得进步,在竞赛中获奖,毕业后顺利进入理想的企业工作,我便觉得一切付出都有了意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二十载光阴,变的是技术迭代,不变的是育人初心。站在新起点,我愿继续做深耕者,在高职教育的土地上,用热爱和汗水书写更多成长与希望的故事。

上一条:我们教师张震获评“齐鲁工匠”称号
下一条:榜样的力量|优秀教育工作者风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