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航空与旅游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案例

作者:航空与旅游学院 时间:2025-03-26 点击数:

必威西汉姆官网航空与旅游学院以“三全育人”为核心,针对职业教育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专业轻素养”“实践能力不足”“劳动意识薄弱”等问题,以“启航社区”为载体,构建“党建引领、五育融合、三全协同”的社区育人新格局。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将思政教育、专业学习、文化浸润、劳动实践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探索出一条具有专业特色、符合学生需求的社区育人路径。

关键词:党建引领;三全育人;;五育融合;多元协调;产教融合;三全协同

一、实施背景

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和“五育并举”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方向。教育部提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求,旨在通过社区化、浸润式教育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服务深度融合。

航空与旅游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对标教育强国建设目标,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将思政教育、专业学习、文化浸润、劳动实践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探索出一条具有专业特色、符合学生需求的社区育人路径。

二、参与主体

学院构建了“多元协同”的育人共同体,形成“四维联动”参与机制:

1. 校院领导层: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领导全程指导,统筹资源,确保政策与资金支持;

2. 育人队伍:辅导员、班主任、领航班主任、社团指导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广饶县中医院专家等深入社区,开展党课、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活动;

3. 学生组织:沁茗社、杏林推拿社、优导社、超星服务社四大学习型社团及学生会发挥主体作用,策划并执行各类活动;

4. 学生个体:全体学生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通过榜样评选、志愿服务等实现“自育”与“他育”结合。

三、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铸魂育人,夯实思政教育根基

学院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社区育人全过程,形成“红色基因+实践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

1.红色文化浸润社区。打造“红色教育文化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党史、革命精神及新时代楷模事迹,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开展“红色大讲堂”系列活动,邀请党员教师讲授专题党课,组织学生担任红色讲解员,在社区内举办“红韵满社区,导游传薪火”主题讲解活动,通过角色代入强化思想认同。

2.党员先锋示范引领。实施教师党员“双报到”制度,推动党员教师深入社区参与活动策划与指导,如“红色故事会”中党员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绎革命故事,拉近师生距离。设立“党员先锋岗”,由学生党员牵头组织志愿服务、学风督查等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 思政教育与专业融合。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开发“红色旅游路线设计”实践课程,引导学生挖掘红色资源,将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1. (二)五育融合赋能成长:构建全面发展生态

    学院以“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为抓手,设计多元化活动体系,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协同育人。

  1.德育筑基:厚植家国情怀。开展“身边的榜样”评选活动,挖掘社区内品德优秀典型,通过事迹展览、宣讲会等形式弘扬正能量。组织“青春志愿行”社区服务,引导学生参与公益劳动,强化社会责任感。

  2.智育提质:强化学科交叉。依托专业社团,举办“茶艺沙龙”“中医小课堂”,邀请行业专家讲授茶文化品鉴、中医养生知识,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专业能力提升双赢。开设“心理健康工作坊”,由专业教师开展压力管理、人际交往等主题讲座,助力学生心理赋能。

  1. 3.体育强基:锤炼意志品质。举办“燃动青春”趣味运动会,设置团队协作项目如拔河、接力赛,倡导劳逸结合; 开展“你行你就上”体育技能挑战赛,涵盖羽毛球、乒乓球等特色项目,激发学生拼搏精神。

    4. 美育润心:涵养文化底蕴。策划“秋韵校园”摄影比赛与“美丽故乡”艺术作品展,鼓励学生以艺术形式记录校园与家乡之美;引入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如漆扇制作、书法创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传统美学。

    5. 劳育塑行:弘扬实干精神。开展“小空间·大智慧”宿舍收纳大赛,评选创意收纳方案,提升学生生活技能;组织“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活动,利用废旧物品创作实用作品,强化环保意识与劳动价值认同。

    (三)资源下沉精准服务:打造社区支持网络

    学院推动管理、师资、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构建“零距离”育人支持体系。


1.队伍入驻:实现育人力量全覆盖。设立“社区辅导员工作室”,安排专职辅导员常驻社区,提供学业指导、生涯规划等个性化服务。心理健康教师定期开展“心灵驿站”团辅活动,针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提供一对一咨询。

  1. 2. 设施优化:升级社区育人硬件。建设“启航社区体育器材角”“心理健康主题文化墙”等实体空间,为学生提供运动、休闲、学习一站式场所。打造“智慧社区”平台,集成活动预约、意见反馈等功能,提升服务效率。

    3. 专业赋能:校企协同助力成长。联合企业、中医院开设“行业导师进社区”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分享职业经验,拓宽学生视野;搭建“社区实习岗”,提供景区讲解、活动策划等实践机会,促进学生技能转化。

    (四)品牌活动激发活力:塑造社区文化

    学院通过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形成文化矩阵,增强社区吸引力与辐射力。

    1. 启航社区文化艺术节。以“思政、创新、活力、多彩、实践”为核心,整合五大主题系列活动,涵盖红色教育、艺术创作、体育竞技等,成为年度校园文化盛事。设置“非遗体验区”“茶艺展示区”等特色展位,吸引校内师生参与,提升活动影响力。

    2. 青春夜校与学科沙龙。依托专业特色和社团优势,开设“青春夜校”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课程包括插花、茶艺、韵律操等;举办专业特色沙龙,围绕行业热点开展学术研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3. 社团联动孵化特色项目。沁茗社与杏林推拿社联合推出“养生局”活动,融合茶艺体验与中医推拿,传递健康生活理念;心理部与杏林推拿社联合创新打造“杏林心韵”特色项目,通过 “中医情志疗法+心理健康科普+沉浸式体验” 的三维联动,为师生提供身心同治的健康服务。

    4. 成果展示与持续创新。定期举办“社区文化节成果展”,以摄影、手工作品、活动纪录片等形式呈现育人成效; 建立“学生提案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如“咖啡调饮大赛”“急救技能培训”,持续注入创新活力。

    四、成果成效

    1. 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活动覆盖1100余人次,学生参与率达95%,学生体质测试优秀率提15%,心理健康测评优良率达92%,宿舍卫生优秀率提升30%。

    2. 社区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建成“红色教育”“心理健康”“运动文化”三大主题长廊,社区成为学生思政教育主阵地。

    3.专业融合深化:中医小课堂、茶艺沙龙、红色讲解等活动实现“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双向赋能,学生们在学业上更加刻苦努力,主动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4年学院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竞赛获奖26项,获奖学生达81人次。

    4.文化品牌凸显:启航社区在学校示范社区评选中荣获“育人优秀社区”称号,全院师生踊跃参加校第二届社区文化节,共获奖14项。

    五、经验总结

    1.党建引领是核心:通过“红色引擎”激活社区治理,实现党建与育人深度融合;

    2.五育融合是关键:以“课程+活动+实践”为载体,构建全方位育人生态;

    3.学生主体是根本:发挥社团自主性,鼓励学生策划、组织、参与活动;

    4.多元协同是保障:校院领导、教师、学生社团形成合力,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

    六、推广应用

    航空与旅游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创新实践,更是教育强国目标在基层的生动体现。通过“五育融合”活动体系,探索出一条“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力量整合”的育人新路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未来将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探索智慧赋能、产教融合等新路径,推动社区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实践课堂、创新天地”,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航旅智慧。

版权所有 © 必威西汉姆官网--教务处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迎宾路361号  电话:0546-6881318  
Copyright 2008-2021 必威西汉姆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6029174号-1